我的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集购网客户端

客服服务
交易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您好,欢迎来到农产品集购网!

从辉煌到落后 海南糖业起起伏伏 究竟路在何方?

2019-09-05

0评论

分享给朋友:

近年来,海南的甘蔗糖业在全球食糖市场陷入周期性疲软和全省农村产业大调整、众多新产业异军突起的背景之下,全行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强、传统基础好等优势,砥砺前行,促使蔗糖生产连年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恢复,为海南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产业扶贫事业做出了应有的重大的贡献。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不容忽视的是,甘蔗产业作为我省西部不可替代的品种,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发家致富具有积极作用。


辉煌:海南甘蔗2012-2013年榨季入榨量433.10万吨


海南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甘蔗种植与榨糖制酒作坊,可谓蔗糖原产地之一,至清代甘蔗种植和土法制糖便已遍及全岛,因品质优异,蔗糖一直是海南输送给宫庭的重要贡品。


海南岛解放以来,海南制糖工业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但也历经过多次起伏。


海南糖料甘蔗的生产,在1950年时种植面积仅有4万多亩、产甘蔗5万余吨。上世纪80年代,机制糖厂遍布除了保亭、琼中以外的全岛各地。1985年跨1986年榨季,全岛甘蔗种植面积创纪录的达到173.55万亩,产蔗量达304.30万吨。1986年度,海南共产糖30.68万吨,制糖工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当年海南工业总产值的25%,食糖工商税收9100万元,占当年海南工商税收的28.8%,实现利润2153万元,占当年海南工业利润的71%。


1997跨1998年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又恢复到142.80万亩,产蔗量达431.68万吨,产糖量达51.67万吨,蔗、糖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2012/13年榨季,全省入榨甘蔗量433.10万吨,同比增加181.34万吨,增长72.03%;产糖量49.83万吨,同比增加19.71万吨,增长65.44%,产糖量接近历史最好水平。甘蔗和制糖的工、农业综合总产值约45.77亿元,同比增加13.32亿元,增长41.05%。此后,我省甘蔗糖业持续下滑。


“全省蔗农最多时有12万户60-70万人,现在只有5万户30-40万人。”省糖业协会秘书长李京在接受采访时不无担忧地说。


人们也还依稀记得,2010年的“糖高宗”风潮一度让业内兴奋不已,海南白糖出厂价当年达到创纪录的7800元/吨。在高糖价刺激下,海南甘蔗种植掀起一轮恢复性增长热潮,并在2012年遏制住了种植面积连续5年下滑、从2007年的120万亩下降至2011年的70余万亩的态势。


尴尬:我省蔗糖生产技术落后、补贴取消、政策扶持不足


甘蔗制糖产业是海南具有区域优势和较大加工规模的传统产业,也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蔗糖产业关乎欠发达地区和我省西部市县70万农民的发家致富,关乎产糖市县的经济建设,关乎国家食糖安全,同时也是建设国际旅游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不立即采取有力的挽救措施,我省这一具有区位优势、始终是产糖市县重要产业的甘蔗糖业,数年之内必将遭遇毁灭性打击!”海南省糖业协会理事长许南春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由于受到国内外食糖市场持续数年疲软不振的影响,整个行业近几年都是举步维艰,产量持续萎缩,蔗农收入很不稳定,严重影响着广大蔗农的生活,严重影响着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全局。近五年来,因进口和走私进来的食糖日益增加,导致我国的食糖出现了“供大于求”现象,致使糖价一度从7800元/吨大跌至4000元/吨左右(今年年初4000元),一时制糖企业出现了全国性的巨额亏损。由于近年来制糖企业几无利润,在支农和技改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民的甘蔗生产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糖厂的技术进步也停滞不前。糖厂连年巨亏,产业链条上抵御风险能力最脆弱的海南蔗农,同样也是叫苦不迭,有的甚至亏损,农民种甘蔗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由于本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级政府不再重视甘蔗生产,各市县原有的甘蔗生产补贴也全部取消。加上我省蔗糖业也存在技术产能落后、政策扶持不足等问题,以及政府与企业重视不够,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普及工作,先进技术、良种良苗的推广工作都没有大的起色,难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许南春表示,目前全省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总体上只有30%左右,远低于兄弟省区。良种在大田生产中的推广几乎停滞,80%以上还是20年前引进的新台糖22号,且一直没搞提纯复壮,品种退化严重。再是由于农村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及思想观念落后,各地的土地都是零星分散而又难以整合,一方面导致各地都存在着甘蔗生产难以形成上规模的基地、糖厂的原料无法保障,另一方面则是因青壮年外出打工而到处都有大片土地撂荒的情况。全省甘蔗生产基本上是千家万户式的,平均每户只有5-8亩。


示范:提高单产技术水平是关键


据记者了解,我省蔗糖生产主要分布在儋州、临高、昌江、东方等中西部地区,其中儋州、临高、昌江、白沙等4个市县蔗糖产量约占全省的80%。


2000年以来,我国多数蔗糖主产区甘蔗单产都迅速提高,但我省基本上还停留在3吨/亩左右徘徊。以2006/2007榨季为例,全国甘蔗平均产量为4.45吨/亩,广西4.6吨/亩,广东6.22吨/亩,海南3.38吨/亩。“十一五”期间,全国甘蔗平均产量4.62吨/亩,我省只有2.90吨/亩。


“海南甘蔗的单产水平远远低于兄弟省区,是我省的条件不如人家吗?”李京认为,恰恰相反,我省的光温资源在全国首屈一指,这对光饱和点极高的甘蔗来说是得天独厚和难能可贵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省甘蔗单产长期低下呢?李京认为,根本原因是海南蔗农生产观念落后、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落后,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政府、企业及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不够。


“海南是我国甘蔗糖业传统主产区。而由于光温资源最为充沛,土地又比较平坦,也是我国甘蔗增产增糖潜力最大的地区和最易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耕作的地区。海南的甘蔗主产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而蔗农又多是依赖甘蔗生存但缺资金、缺技术甚至是老、弱、病、残的贫困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脆弱,扶持他们种好甘蔗增加收入是最为现实的扶贫工作。再说,海南西部有六、七十万亩土地,如果不种甘蔗,受土壤水肥条件和农民劳动技能的限制,也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作物。”这是农业农村部糖料专家指导组成员、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海南省甘蔗学会理事长、2018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本鹏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观点。


杨本鹏认为,甘蔗是海南的传统支柱产业,是从育种、生产种植、制糖加工、销售一体的最为完善的农业产业。由于种植在较为贫瘠的土地、粗放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水肥条件,甘蔗生产的产值相对偏低。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甘蔗种植面积仍然维持在40万亩左右。说明甘蔗仍然是海南西北部地区农民生产生活不可舍去的产业,在乡村产业兴旺中仍有一席之地。


根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多年的研究,海南是我国光、温、水条件最好的蔗区,在海南种植甘蔗,只要稍加管理,可以获得7-8吨的亩产量,由此可以收入4000元/亩左右。种植甘蔗,对农户来说非常安全,不用担心台风。


儋州市八一农场一王姓甘蔗专业户,由于重视科技应用,250亩甘蔗连续几年总产都超过2000吨,平均年亩产超过8吨,年总收入逾100万元、纯利润超过40万元,平均每亩年利润逾1500元。


类似情况在东方、临高、昌江等地都有出现。临高县有一位姓李的省人大代表,在搞好自家甘蔗基地的同时,带领涉及数百人的合作社成员实行科学种蔗并获得丰厚回报,受到了政府和各界的好评。


海南省农机鉴定推广站书记王文在分析了海南甘蔗生产现状,对比我国广西、云南、广东等蔗区之后说:“我省甘蔗产业效益低,主要问题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成本过高。发展海南甘蔗产业和制糖业,必需依靠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


海南省糖业协会理事长许南春认为,海南甘蔗生产方式亟待从“千家万户”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原料甘蔗来源从主要依靠面积向以稳定面积为基础、重点提高单产和蔗糖分转变,蔗农经济收入从单纯依靠甘蔗向追求蔗田综合性的收益转变,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努力提高甘蔗的单产和糖分。


对策:多措并举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


我省种植甘蔗的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和旅游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农业商品率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也是干旱缺水、起伏不平的丘陵山区。食糖税收是产糖市县不可或缺的税率很高的税源。那么,深陷重重危机的海南甘蔗制糖业,出路究竟在何方?


李京认为,在中央决定海南建设自贸区(港)的大背景之下,海南的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必将逐步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包括糖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在市场开拓、科技进步和融资合作等方面都会有诸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许多农产品滞销、价格起伏较大的情况下,在甘蔗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年均比较效益仍然相对较高、较稳定的事实面前,不少农民又重新投入到了甘蔗生产中去,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中也有越来越多的领导看到了海岛型农业经济市场容量小、交通运输不便、台风影响较大等方面的局限性,对产业链条完善、收购有保障、抗风抗旱的甘蔗产业在琼西地区扶贫攻坚中的作用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李京说,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关键是要有产业链完善、市场有保障、年收益稳定的产业,风险较大的产业实现不了乡村振兴。我国食糖将长期处于产不足需的局面,国际食糖市场也已出现了供给偏紧的态势,国家又正在更进一步的重视扶持糖业、严厉打击食糖走私行为和限制原糖进口。这种形势的变化,意味着甘蔗糖业即将步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


杨本鹏分析认为。海南的甘蔗产业只要重视优良品种,推广高效生产管理方法,依靠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就一定能够实现“吨糖田”,实现全产业提质增效,制糖企业扭亏增盈也是指日可待。他还说:“海南西北部土地较为平缓,且冬春季干旱少雨,是我国最有条件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蔗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在海南蔗区切实加强适宜机收甘蔗品种的研发,快速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试验示范,引进、改造适宜的农业机械,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并以此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甘蔗种植业,推动甘蔗生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甘蔗糖业是我省的传统产业,虽然随着多种产业的发展它已经不再是全省性的支柱产业,但在西北部地区它仍然是举足轻重的、无法割舍的产业。当前我省的甘蔗产业发展遇到了空前的困难,面对来自国内外食糖市场和多种作物的竞争,我们只有立志改革,努力通过实行增产和降本两方面的举措才会有效益、才会有出路。尽快实现‘耕、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是甘蔗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最关键甚至是最根本的措施,也是推进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我省甘蔗生产中的机耕和下种乃至田间管理方面的机械化作业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迈出的步伐还太小、太慢,不适应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形势,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利用热科院这个国家队的力量迅速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我省的甘蔗糖业健康发展。”李京说。


记者手记:海南发展热带农业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


笔者跑农业口线近20年,热带农业发展的规律是,一年赚、一年平、另一年是亏。三年下来,能赚钱的人并不多。


众所周知,海南的甘蔗主产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和旅游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农业商品率低的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也是干旱缺水、起伏不平的丘陵山区。再加上这些地区的蔗农又多是依赖甘蔗生存但缺资金、缺技术甚至是老、弱、病、残的贫困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脆弱,扶持他们种好甘蔗增加收入是最为现实的扶贫工作。更主要的是,海南西部六、七十万亩土地,如果不种甘蔗,受土壤水肥条件和农民劳动技能的限制,也很难找到更好的替代作物。


采访中,就有业内专家建议,甘蔗产业是我省西北部贫困地区至关重要的、尚难替代的传统产业,甘蔗种植涉及到70万农民的福祉。发展甘蔗产业应像发展蔬菜产业一样,政府部门应给予扶持,建议农民在种植季节,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尤其是要多考虑海南多台风的气候条件,只有这样,海南甘蔗产业就能在夹缝中生存,就能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在当地政府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结合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采取各项先进手段,大幅度地实现甘蔗生产的降本增效,只有这样,才能把我省的糖业推上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来源:椰网;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责任编辑:石登峰 邮箱:shidf@accfutures.com)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 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单看行情;灵活、便捷更省心; 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评论 登录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

相关新闻

实时行情 更多

    产品 交割地 成交价
    (元/吨)
    成交量
    (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