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集购网客户端

客服服务
交易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您好,欢迎来到农产品集购网!

我国大豆国际定价权战场尽失,退无可退

2010-10-10

0评论

分享给朋友:
9 月13 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9 月进口大豆预计到港量将达472.52 万吨,高于此前预计的434.01 万吨。这是中国大豆进口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但仍高于今年1 月至8 月441 万吨的月均到港量。

        有分析认为,中国强劲的大豆需求量依然是影响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以及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后期行情向上的主导性因素。但也有不少业内专家表示,如何争取市场的定价权,破解中国大豆的生存压力,推广中国大豆品牌并重新占领国际市场,仍是中国大豆产业需要研究的课题。

        据美国农业部(USDA)近日发布的9 月农产品供需报告显示,2010 年度至2011 年度,美国国内大豆单产为44.7 蒲式耳/英亩,高于市场预计的43.8 蒲式耳/英亩,8 月份为44 蒲式耳/英亩;在单产上调和种植面积增加的情况下,2010 年度至2011 年度的美国国内大豆产量也是大幅增加,预计为34.83 亿蒲式耳,较2009 年度至2010 年度的33.59 亿蒲式耳增涨3.69%,美国国内大豆今年丰产已成定局。而与美国国内大豆产量的增加相对应的是其消费量的减少,在一增一减的共同作用下,美国国内大豆供给十分充足。

        中国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 月份,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77 万吨,比7 月份减少3.6%,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2%。今年前8 个月中国共进口大豆3553 万吨,同比增长20%。9 月13 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9 月进口大豆预计到港量将达472.52 万吨,高于此前预计的434.01 万吨。这是中国大豆进口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下降,但仍高于今年1 月至8 月441 万吨的月均到港量。有分析认为,今年4 月中旬以来,中国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有增无减。虽然目前国家对于今年国产大豆的政策仍然悬而未决,但政策面可能会延续对价格的利多影响。中国强劲的大豆需求量依然是影响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以及大豆价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后期行情向上的主导性因素。

        布瑞克环球(北京)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席咨询师孙彤告诉记者,研究大豆的价格趋势,是基本面和资金面的问题。今年的增产格局没有变,再加上加息周期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市场仍然会延续往年具有周期性的振荡走势。目前的通胀预期如果在人民币升值(美元间接承压)的预期下继续升温,农产品价格还会再攀高位。大豆市场价格后市看涨,但不会太高。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专家表示了自己的担心,认为如何争取市场的定价权,破解中国大豆的生存压力,推广中国大豆品牌重新占领国际市场,仍是中国大豆产业需要研究的课题。

        大豆“中国优势”逐步丧失

        千百年来,大豆一直是人们喜爱的食品,随着大豆在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方面的新发现,使大豆及其相关产业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豆腐”成为大众最喜欢的食品之一,咖啡里加豆浆也都不是什么新奇事儿,美国一家杂志甚至预言:“ 未来的10 年,最成功且最有市场潜力的不是汽车、电视和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大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有5000 多年之久。中国素有“大豆故乡”之称,可以说,现在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去的。据了解,中国的大豆大约于2000 年前传到日本和朝鲜,1740 年传到法国,1790 年传到英国,1875 年传到奥地利,1881 年传到德国。而1873 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第一次展出中国大豆更是引起了轰动,被人们视为珍品,称为“奇迹豆”。从此,中国大豆大步走向世界。

可是随着大豆走向世界,“ 中国优势”却在逐步消失。1995 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1996 年大豆市场完全开放后,随着洋大豆的大举进入、跨国粮商对油脂行业的参股控股以及沿海就地加工的蓄意布局,大豆产业早已陷入外资全面控盘的境地。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0 年中国大豆年进口量首次突破1000 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4 年,低价进口的大豆更是横行国内市场,世界各大粮商如美国ADM、嘉吉、邦吉、托福、来宝等大公司更是趁势入股中国的大豆压榨产业,中国大豆市场由此受制于国外资本。其直接结果是,跨国粮商基本完成了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控制了中国60%以上的实际压榨能力,垄断了中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中国大豆产量也由原来的世界第一位,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位。

        国外公司的大举进攻为何能将中国大豆的千年“堡垒”击破?据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科院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蒋新介绍,虽然中国种豆已有千年历史,并且近年来中国原料大豆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均有很大提升,已具备形成优质、非转基因、绿色大豆品牌的条件,但受制于人的情况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其中价格的因素不可忽视。国外的转基因大豆,与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据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育种专家介绍,转基因大豆采用的是基因搭桥技术,单产相对于非转基因大豆几乎能够高出一倍,同时,转基因大豆比非转基因大豆含油量高2%至5%,在当前高油价的环境下,同样的一吨大豆,进口大豆可以比国内大豆多二三成的收益,效益可观。这两个优势大大降低了转基因大豆的价格,增强了竞争优势。所以,尽管中国的大豆产量不断增加,但由于目前的价格已接近种植成本,并不具备与洋大豆竞争的优势,大豆的“中国优势”逐步丧失。

        争夺话语权要转换战术

        一直以来,业内都有这样的担心,认为跨国公司向中国倾销大豆,拉高价格,并不是要赚加工环节的钱,而是用来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大豆加工公司实行外资化、集团化的结果会导致大豆采购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当收购价格接近种植成本时,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的好处就全会被收购压价吃掉。

        孙彤表示,中国目前年进口大豆5000 万吨左右,中国的市场需求对国际价格走势有很大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的采购,往往会造成国际大豆涨价。他介绍,大豆是个金融化的农产品。基本面(生产格局)本身就是影响商品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而近年来全球资本不断扩张,流动性充裕的宽松政策,也为国际炒家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大豆涨价也就不足为奇了。孙彤介绍,中国政府最近一周连续强调,外资在国内市场将得到公平对待,中国国家领导人也多次表示了这一外资政策的长期性,这是大的基调。“ 外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话语权,其实并不是单纯表现在国内市场的定价影响力,抑或是期货的控盘力上,因为即使理论上没有人可以操控市场,但绝对可以在短期内影响市场心理。”孙彤说,“玉米大豆可能是下一个突破口,不过中国大豆年产量仅为1500 万吨左右,不可能对全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中长期还要看美洲主要供应国。”

        说到定价权,孙彤认为,定价权要么依赖于一个国家在全球供应环节的地位,要么依赖于这个国家能够提供商品的特殊性(排他性)。欧美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再加上大型的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自然更有竞争力。而中国一直以来采用的是精耕细作的方法,生产大豆成本居高不下,依靠价格争夺市场是不现实的。但是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在高端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市场上可以通过打造高端保健产品,打有机牌。现实来讲,中国是大豆的净进口国,国内东北的非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虽然已经有特定的市场需求,但要在国际上有所影响,绝非易事。

向“对手”学习,妙招频出

        今年8 月底,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三粮油)和黑河市金秋大豆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金秋大豆)就以“延期点价”的方式签订了2.4 万吨大豆的收购合同。九三粮油副总经理杨宝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该公司是经过两年的摸索、试点,最终形成的这套将“延期点价”和“套期保值”相嫁接的新机制,该机制是向跨国粮商学习后,向资本市场跨出的新的一步。

        据了解,“ 点价”在农产品贸易中并不新鲜。它既可以让农民摆脱“ 惜售”心理,又能够保证工厂有豆可用。在九三粮油与金秋大豆签订的这份合同中,并没有规定大豆的收购价格,而是规定大豆收获后预售给豆商加工,从大豆入库一直到明年的4 月30 日之前,豆商每天根据大豆现、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化向豆农报价,豆农觉得哪天价格合适,可以随时提出结算。其间如果国家出台保护价收购政策,豆商则按照保护价支付农民豆款。而所谓“ 套期保值”,就是农民交豆入库的同时,豆商在期货市场上买入数量相当的期货合约,如果大豆市场价格上涨,农民在较高价格点价,豆商卖掉原来买进的期货合约,以期货市场收益弥补现货市场增加的成本。这种做法相当于引导农民进入期货市场,九三粮油则充当一个大型的经纪人。其实农民种植大豆有两种风险,一是价格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一是天气变化带来的自然风险,进入期货市场,可以锁定市场风险。而豆商也可以做到手里有豆,心中不慌。大豆来了就加工,直接变现,节省了自有资金,同时,在豆商普遍缺少生产资料时,又能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外,豆商收豆等于帮助国储降低成本,还解决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多赢的方案。

        也有分析认为,“ 延期点价”和“ 套期保值”虽然可以让农民和商家都有稳定的收益,但它并不能获得更丰厚的利润,打造集团也是一条好的出路。今年8 月初,黑龙江省就提出要对省内160 余家大豆加工公司进行有序调整,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几个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集团,打造“ 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品牌。但省内的多个加工公司的老总也表示,作为民营公司,他们相对灵活,如果是大型集团,在非转基因和转基因大豆差异化不明显时,公司行走会更艰难,未来的出路应该是发展高端市场。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心,如果“ 非转基因”成为稀缺资源,大豆及其下游产品将不再是平价产品,而成为农产品界的“ 奢侈品”。让非转基因大豆成为“ 孤品”不是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目的,只能将“ 非转基因”作为突破口,不能将其作用绝对扩大化。拯救国产大豆,守住是根本。进口大豆肆意横行的背后,国产大豆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是事实,增加大豆产量,向上打通资本市场,才是根本之道。(徐淼 霍玉菡) 

来源:中国贸易报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 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单看行情;灵活、便捷更省心; 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评论 登录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

相关新闻

实时行情 更多

    产品 交割地 成交价
    (元/吨)
    成交量
    (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