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掌上集购网

集购网客户端

客服服务
交易时间:工作日 9:00-17:00
您好,欢迎来到农产品集购网!

在当前非瘟疫情下如何选择最佳的生猪养殖模式?

2019-10-30

0评论

分享给朋友:

非瘟之下产能骤减、价格暴涨,国內生猪行业开启了史无前例的大变局,活猪价格40/公斤,头均养殖利润3000元,这在往年是业内近乎不可思议的神话,如今却已经成为事实。超额利润刺激迭加政策宽松利好,复产日趋活跃,选择怎样的运营模式将直接决定从业者从当前高风险、高收益的生猪市场中分到多少蛋糕,对于企业面临的选择是公司+农户模式还是一体化模式,对于养殖户面临的选择则是成为公司+农户体系的一部分,抑或自主经营(主要是自繁自养),实际上这个选择题对于企业或者养殖户都是一样的:是和别人合作,还是完全自己干?


众所周知,上述两种模式在过去十几年来在行业中并行不悖,无论是企业还是养殖户都有若干成功范例,但当前迅速恢复产能是当务之急,而非瘟疫情威胁始终存在,疫苗产品商业化遥遥无期,行业成本费用大涨,市场进入门槛又在迅速提高,哪一种模式更适应企业快速扩张产能的要求,并保障养殖户的生存和发展,防治疫情再度大规模发生仍值得认真分析和讨论,以下我们从政策、土地资源、环保、资金、疫病防控等各个方面,一条一条来捋这两种模式的利弊:


1、从政策角度,公司+农户模式更易获得政府支持。当前中小规模养殖户在市场中无论是从户数上还是从养殖量上仍占绝对优势,虽然其所占市场份额由于各种原因正在迅速减少,但在可以预见的一个长时期内仍将占据重要地位,如果完全或者大部分被大型养殖企业取代,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从社会角度上考虑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将带来大量养殖户的失业,并导致收入的下降和社会不稳定,通过公司加农户模式将相当一部分中小养殖户引入大型养殖公司的体系当中,与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相契合,并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形成多赢的局面。


2、从土地资源角度,公司+农户模式更适应养殖用地稀缺的现状。尽管养殖用地的相关政策已经较前几年有明显宽松,但具体执行落地的效果尚待观察,而且各地农业设施规模较大地块的稀缺程度仍是越来越强,公司+农户模式所需土地较少,仅需要企业拿下种猪场用地,育肥用地由签约农户自行解决,而一体化则必须获得大规模地块,在养殖量相同的情况下,两者所需地皮面积相差3倍,对于企业来说,地块越大,拿到的难度就越高,而且引发的后续问题也会越复杂。


3、从产能扩张和资金的角度,公司+农户模式更适合快速发展的要求。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银根紧缩,企业融资渠道变窄,进入2019年后毫无好转迹象,这对企业投资规模和扩张速度形成了限制,而公司+农户模式对资金的需求相对较低,属于相对的“轻资产”,企业的资金风险被有效分摊,签约农户进入门槛低,扩张速度快,更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目标,更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4、从非瘟防控角度,公司+农户模式更便于有效防控。中国猪场的运行模式决定了猪场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因大猪场每天都要卖猪,和外界接触的频率高,风险暴露大,而单体规模小的家庭农场生产周期短,只需4-6个月就可以完成一个周期,完全可以做到封闭养殖,只要企业技术指导和管理到位,做到“全进全出”和完全封闭养殖,发病的概率相对小。从政府管理风险的层面分析,家庭农场能够最大程度分散疫病风险,即便发病带来的危害也要远小于规模化大场,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养殖模式。


5、从环保角度,两种模式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一体化模式的养殖规模越大,环保的平均成本就越低,但规模太大,占地面积太大,实际承担的风险仍然是比较高的,此外因环保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也不易解决,或者说不能完全用加大环保投入的方式来解决,尤其是华北、华中和南方水网地区都是地少人稠,大型企业新建的项目动辄上千亩,极易直接和居民点发生矛盾冲突。公司+农户模式中,签约养殖户的水平参差不齐,违规排放的情况时有发生,会给企业运营带来损害,而且单个合作农户办理证件较为困难,获取养殖的土地资源、建设环保设施会有一定的难度,不过签约农户猪场的分散性又导致各个猪场承载压力很小,污染容易得到治理,企业通过高效的远程管理和制度约束,有足够能力控制和规范签约养殖户的行为。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建设养殖小区让农户进入小区进行养殖场的建设与饲养,保证农户跟上整体发展速度。


6、与一体化模式相比,公司+农户模式的最大劣势是养殖成本偏高。两种模式的头部企业分别是温氏和牧原,前者在第三季度的平均养殖成本超过16/公斤,而后者仅为14.5/公斤,但该模式并不是要和一体化企业竞争,而是与其他没有加入该体系的散户竞争。从2014-2015年和2018年上半年历史走势看,通过优化管理和适当削减对农户的工资报酬,企业完全有能力在行情最差的时候(猪价跌至10/kg甚至更低)也能维持正常运营,并借机吸纳农户加盟,做大规模。


7、签约养殖户的生存和发展更有保障。以上主要是从企业角度来分析两种模式的优劣长短,而对于养殖户来说,他们对这个选择题已经用脚投票给出了答案,近期机构对东北地区生猪草根调研的结果表明,吉林、辽宁两省散户内部有明显分化,自主经营的散户普遍不愿意继续养猪,并有30-50%左右转养禽类,而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下随着规模企业计划养殖量增加,加盟企业的签约养殖户则表现出更高的复养意愿和更快的的复养动作。从时间看,公司+农户模式下的签约养殖户在8月份就开始全面补栏,而自主经营的养殖户要等到10月份猪价大涨之后,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在于非瘟疫情的威胁根本改变了散户的生存模式。


非瘟防控是一个社会化、全产业链的系统工程,单靠散户的自身资源是无力支撑的,养殖户加入到公司+农户的体系当中不仅能够接受其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更主要的是可以分散风险,只需要负责育肥环节的疫病防控,而这个环节恰恰是疫病风险相对最小,防控压力相对最轻的阶段。相比之下,自主经营的养殖户,特别是从事自繁自养的养殖户则要承担更高的风险,要求更高的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能力,而这目前多数散户还无力做到的,因此在目前仔猪价格1500-2000/头的条件下,自繁自养利润虽然无疑要高于专业育肥,更好于公司+农户下的签约育肥,但大到无法承受的疫病风险(一旦发病就是全场死光光)还是会使得眼前的超额利润诱惑打一个大大的折扣,从而阻断相当大一部分散户的自主复产之路。


显然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养殖户来说,公司+农户模式与一体化/自繁自养模式都是各有利弊,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审慎选择,我们认为前者模式相对更适合于当前市场环境和企业快速发展业务规模的要求,也更有利于散户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一体化/自繁自养模式在成本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但在现有条件下继续复制成功的难度相对较大。中国生猪行业规模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但散户并不是简单地被消灭,而应被整合进规模企业的体系中来,在全行业范围内实现不同规模经营主体的资源重组,最终走出的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猪产业升级之路,具体内容包括:在产业结构方面,由集团化公司进行高风险的种猪和仔猪生产,由散户进行低风险的育肥生产;在生产组织方面,在公司+农户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签约养殖户的生物安全标准和疫病防控体系,形成新的生态养殖模式;在流通环节方面,把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三个环节在区域内整合到一个公司体系中运营,降低环节间的无序性,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经营、系统性疫病防控和资源整合的目标。(农产品期货网特约分析师——徐洪志,转载请注明来源)




农产品集购网16988-全国大宗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麦、棉花、豆粕】 免费资源发布、采购对接;报价-下单看行情;灵活、便捷更省心; 点击前往报价,查看大宗农产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评论 登录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更多

相关新闻

实时行情 更多

    产品 交割地 成交价
    (元/吨)
    成交量
    (吨)

相关推荐